据日经新闻报道,中国在2024年购买了创纪录数量的外国芯片制造设备,进口额达309亿美元。
报道数据显示,中国在从主要进口国进口的309亿美元芯片制造设备中,近200亿美元来自日本和荷兰,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较小进口国的进口额也大幅增长。
其中,中国从日本进口的设备价值96.3亿美元,同比增长28.23%,这是自2019年中美关系紧张以来,连续第五年创下新高;2018年至2024年期间,中国从日本的设备年采购量增长了两倍。
中国去年来自荷兰的进口额飙升 31.6%,达到 95.3 亿美元。
分析原因,中国从日、荷进口额的急剧增长,不仅是考虑到大力推动技术生产本地化,还考虑到荷兰和日本政府可能会收紧出口管制以配合美国的限制。
值得关注的是,新加坡超过美国,成为中国半导体设备进口的第三大来源国,去年达到48.6亿美元,较2018年激增345%。
另外,随着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和泛林集团(Lam Research)等许多美国芯片设备制造商扩大在东南亚市场的生产布局,东南亚成为重要的芯片工具出口地,来自马来西亚的进口量也随之增长。
国内方面,芯片设备行业也同步发展。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前五大设备制造商去年的营收均创历史新高。其中四家公司去年的净利润创下历史新高。
尤其是北方华创,该公司净利润飙升逾44%,营收增长35%。该公司在2024年跻身全球设备制造商营收前六强,而这一领域此前一直由美国、欧洲和日本企业主导。
整体而言,中国发起了一场“去美国化”运动,国家鼓励本土芯片制造商尽可能地替代美国芯片工具,以降低地缘政治风险。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