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集成正式登陆上交所科创板

2023-05-10 作者: 综合网络报道

5月10日,绍兴中芯集成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芯集成”)正式登陆上交所科创板。

 

据公司之前的招股发明书披露,中芯集成是国内领先的特色工艺晶圆代工企业,主要从事 MEMS 和功率器件等领域的晶圆代工及模组封测业务,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系统代工解决方案。公司的工艺平台涵盖超高压、车载、先进工业控制和消费类功率器件及模组,以及车载、工业、消费类传感器,应用领域覆盖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光伏储能、消费电子、5G 通信、物联网、家用电器等行业。

 

公司业务

 

在 MEMS 领域,公司拥有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 MEMS 晶圆代工厂,牵头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十四五规划重点专项“MEMS 传感器批量制造平台”项目。公司具备体硅和表面硅工艺能力,针对主流应用开发了标准化成套制造工艺,重点研究攻克了高精度膜层沉积/生长、高强度键合技术、高兼容度的敏感元件低温工艺、无损集成器件的 MEMS 牺牲层释放技术等一系列共性关键技术。公司的 MEMS 产品已广泛进入了通讯类和消费类应用,多项先进车载传感器进入了新能源汽车供应链。

 

在包括IGBT、MOSFET在内的功率器件领域,公司形成了完整的技术和产品布局,积累了丰富的研发和生产经验,建立了国内领先的工艺平台。由公司各类工艺平台制造的功率器件产品已大规模量产并广泛应用于多个下游领域。其中,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控电动系统的 750V 到 1,200V高密度先进IGBT及先进主驱逆变器模组形成大规模量产;用于工业控制的600V到 1,700V 高密度先进 IGBT 也已大规模量产;用于智能电网的超高压 3,300V 和4,500V IGBT 以及用于锂电保护的低压 MOSFET 均实现了进口替代。

 

在射频前端领域,公司率先在 4G、5G 多个频段的高频滤波器芯片制造工艺和集成系统模组取得突破,实现了高良率、高可靠性的大规模量产,制造的产品性能国内领先,进入了主流移动通讯市场。

 

募集资金

 

从产能规模来看,2022年1-6月,中芯集成的总产能已达62.46 万片(8英寸晶圆),约合10.41万片/月。

 

尽管中芯集成过去几年营收快速增长,2022年营收已超过46亿元,但每年亏损超10亿元,据其预测,在不进行其他资本性投入增加生产线的前提下,中芯集成预计2026年可实现盈利。

 

本次IPO,中芯集成拟募资125亿元,投入MEMS 和功率器件芯片制造及封装测试生产基地技术改造项目、二期晶圆制造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根据初步测算,中芯集成预计其一期晶圆制造项目(含封装测试产线)整体在2023年10月首次实现盈亏平衡,二期晶圆制造项目于2025年10月首次实现盈亏平衡。

 

市场竞争

 

在MEMS及功率器件领域,国外同行业企业主要包括英飞凌、安森美、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及安世半导体;国内同行业企业主要包括华虹半导体、华润微、士兰微、华微电子及先进半导体。

 

根据Chip Insights《2021年全球专属晶圆代工排行榜》,华虹集团(含华虹半导体和上海华力)排名全球第五、中国大陆第二,中芯集成排名全球第十五、中国大陆第五。华润微、士兰微、华微电子为IDM企业,因此未纳入该排行榜。

 

根据赛迪顾问《2020年中国MEMS制造白皮书》,中芯集成在营收能力、品牌知名度、制造能力、产品能力四个维度的综合能力在中国大陆MEMS代工厂中排名第一。

 

两点注意事项

 

需注意的是,其房地产业务收入占比较高。

 

中芯集成2022年度房地产销售收入为5.81亿元,占营收的比例为12.61%,预计2023~2024年房地产销售收入将分别为6.5亿元及1.3亿元,占营收比例将分别为8~9%及1~2%。

 

需注意的是,中芯国际对中芯集成有单方面终止技术许可的权利。

 

中芯集成分别于2018年3月、2021年3月与中芯国际上海、中芯国际北京、中芯国际天津签署了《知识产权许可协议》、《知识产权许可协议之补充协议》,对方授权许可中芯集成使用微机电及功率器件(MEMS & MOSFET & IGBT)相关的573项专利及31项非专利技术从事微机电及功率器件的研发、生产和经营业务,许可期限长期有效。中芯集成上市完成后,若与中芯国际存在竞争的公司及其他组织成为中芯集成的第一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中芯国际有权终止主协议。

 

2022年度,在中芯集成处仅代工中芯国际许可技术相关的第一代产品的客户数量为3家,占中芯集成同期客户总数的3.30%;3家客户对应的收入金额合计为4965.47万元,占中芯集成同期主营业务收入的1.25%。假设中芯国际单方面终止许可技术,上述3家客户可能不再与中芯集成进行业务合作。

 

此外,中芯国际的限制竞争期限2024年到期后将不再续期。

 

根据《知识产权许可协议之补充协议》,自 2021年3月21日起三年内,中芯国际在中国境内的所有控股子公司及其他实际控制的子公司不使用该等知识产权开展微机电及功率器件业务。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中芯国际未从事与中芯集成同类/相似的业务,与中芯集成不构成竞争关系。2024年3月20日后,中芯国际将不再对限制竞争期限进行续期,届时存在与中芯集成从事同类/相似业务的可能。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